
1. 传统企业转型电商
2011年偶尔的一次机会,我受邀到位于东莞的一家箱包企业,做电商运营方面的经验分享。现场也有组织方带来的其他企业商友参加学习。分享进行的很顺利,会后一些参会者邀我也去一下他们企业坐一坐,顺便帮忙给团队分享一下经验。于是从那时起,我便陆陆续续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企业,基本上遇到的都是一直在线下经营多年的传统企业,准备着手加入电商。
这些企业因为不同的自身情况,加入电商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 认为电商是一个新的销售渠道,想通过电商拓展业务,所以加入电商。
● 看到竞争对手做电商,效果比较好。担心被对手拉下,赶上对手加入电商。
● 身边的朋友推荐,电商是大势所趋,不能不做,
● 库存积压严重,线下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处理,想通过电商低价清理库存。
● 本身线下业务萎缩,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想通过电商,在线上打一场翻身仗。
以及其他等各种各样的来路,认识,思维想法都有。
基于这些不同的原因,传统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加入电商,但是另一方面,虽然这些企业在线下经过多年的辛苦经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些还是行业前列。而对于电商的认识程度却非常低。对于自身企业在运营电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并不完全清楚。
在实际当中,看到的最多的一中情况却是:
往往一个成功的线下企业在做电商的时候,经常都是虎头蛇尾,开始时声势浩大,招兵买马,不惜投入人力物力,制定了令人激动的目标,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却一直看不到电商带来的预期效果,然后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挣扎,要么在生死线上耗着,要么默默的撤掉电商部门。
那么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传统企业,在进入电商后会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呢?
在通过与大量的企业接触交流之后,我了解到了很多做电商失败的企业存在的问题,把这些原因做了总结,归纳出6个主要原因。
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的传统企业做电商会遇到的6大困境:
2. 缺乏对电商的深度理解
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决策者对电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够了解。
从而导致各种问题,比如投入力度不够,决心不够。把做电商的热情表现在了喊口号上,却没有实际的在行动上给予支持和配合。
电商在前期的运营,需要大量的投入,比如平台网站的基础搭建费用,品牌及产品广告推广费用,以及电商团队打造和人员培训等开支。
而这些投入在前期很难很快看到回报。特别是做电商的第一年,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家传统线下企业想有规模的做好电商,第一年基本上都是很难盈利的。
“只希望电商蓬勃发展,带来滚滚利润。却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
-----------------------------------------------------------------------------------------------------
比如,我了解到的一家做女包的企业,当老板看到周边的同行做电商获得成功后,也迫不及待的要加入电商。
前期投入接近20万开启了天猫商城,阿里巴巴诚信通,并且花重金挖了一个运营人员,当店铺产品上线后,老板 给运营人员指示,要求不使用任何付费推广手段,不出一分钱,要求运营人员全部使用免费的方法来把店铺搞起 来。而且在运营人员的强烈要求下才配备了一个美工,整个电商团队就美工和运营2个人构成。
运营人员要负责店铺日常推广,打包,发货、客服等所有事务。不堪重负的运营辞职离去,老板索性不再请运 营,而是把所有的电商工作都交给了美工打理。
于是当初花2000元招聘进来的刚大学毕业的美工小妹,便拿起天猫和诚信通这两个网店,慢慢的开始学习运营, 学习推广,做起了客服。
可想而知这样的一种情况一年下来会是什么结果,除了美工自身的经验得到提升,电商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收 益,于是第二年,这位老板便没有再续费,关掉了电商部门,认为电商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
-----------------------------------------------------------------------------------------------------
企业主不愿意对电商进行投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是老板抠门。
其实与抠门无关。是老板对与电商的认识错误,这也是很多企业主会经历的一个过程。
当企业主真正开始进入电商的时候,会遇到电商带来的各种冲击,
大量的推广费用,对线下产品价格体系的影响,对品牌形象的损害,传统线下经销商的抵触等等。冲击着企业做电商的动力和信心。
前期对电商过度的美好期望,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导致放弃。
企业主应该对电商有长远的规划,不能把电商当作一个短期战术动作,而应该把它当作一个长期的战略部署。前期的投入,甚至是战略性亏损,为企业打造长期的电商环境下的影响力。
这需要企业主对电商有一个清洗的长远规划.